导读
2021年9月27日上午,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学术对话三十六“新消费社会和城市空间”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对话由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周恺副教授主持,并邀请了一批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背景的青年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消费行为对城市空间关系构建的意义、新消费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和空间演化这两个关键议题,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交流讨论。本学术对话所交流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现代城市研究》2021年第9期的“新消费社会和城市空间”专辑中刊载(责任编辑赵捷),欢迎大家查阅相关论文。
背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促进消费”,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当前,城市消费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创意休闲、社会网络、在线经济密切结合,重塑了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同时,空间与人们的联结方式、借由空间协调的社会关系格局、空间之于都市生活及个体的意义也不断演化。近年来,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城市研究针对新消费社会和城市空间话题,展开了跨学科讨论,借助场景理论、空间生产理论、日常生活美学、环境公益、文化地景、数字化空间等视角,从都市田野调查和定量数据分析中解读城市消费和空间演化的新趋势,回应城市研究中互动、身份、联结、分隔、审美等恒久的议题,也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洞见和启示。
柳 肃
学会理事,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教授
柳肃教授致开场辞,简要介绍了此次学术对话的举办背景及与会嘉宾。指出:“城市消费与城市空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也是我们现实今天所遇到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最后柳教授遥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罗震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网红空间”作为新兴的视觉消费空间,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罗震东教授从形象塑造方式和传播渠道的变革升级来阐释城市营销的现象,探索新生代新生空间现象“网红城市”,基于抖音平台数据运用多种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杭州市主城区“网红空间”进行热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空间热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递减;“网红空间”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功能节点,不同区域内部空间的集聚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罗震东教授指出,在感官刺激和消费欲望支配下,社交平台上拥有高热度的空间业已成为流量导入的端口,能引导外部资源向其对应的实体空间集聚,使得虚实空间热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基于抖音平台数据的杭州市中心城区内“网红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能够反映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内高热度、高人气区域的分布特征与趋势,有助于进一步认知城市空间结构,进而为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周 恺
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副教授
周恺副教授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通过分析发现长沙“网红打卡”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其他城市片区和城市近郊也零星分布打卡热点,空间上形成“核心-外围”的双层网络结构。另外,分析指出小红书的用户—笔记数分布呈典型的“长尾分布”,“分众”特征明显。其“头部用户”发布内容涉及商业消费空间居多,不同程度体现企业运营和团队营销特征。
从对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探索分析看,社交媒体成功拓宽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层次和领域,构建了的一个复合“个性”与“从众”的新消费空间,并涵盖了极大的消费者社会阶层跨度。最后,周恺老师指出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二者的叠置与传导不断刷新时空观,而“数字孪生”“网络社会”“空间生产”理论对新的时空观都缺乏完整的解释力,还需要学界的进一步的开创性思考。
吴军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吴军报告了社区消费场景研究和场景营城研究。他指出社区消费场景营造研究是他们团队整个“场景营城研究”的一个部分,本次交流重点从国家战略、全球视野、未来实践的角度解读了场景营城的重要性、核心内容和政策建议。“场景”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官方文件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场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新抓手”,将对我国城市政策与城市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接着,他梳理了“场景营城”的含义,具体是指以场景营造城市,培植城市美学品质,不断增强城市的宜居舒适性品质,并把这种品质转化为市民与游客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进而转化城市持久的优势与竞争力。近年来,成都在国内率先提出“场景营城”概念,通过持续投资与场景营造,不断增强公园城市的宜居舒适品质和新天府文化的城市美学品质,并把这些品质转化为市民、游客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从而转化为城市持久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通过场景营城方案,成都推动了公园城市建设意象化和场景化表达,推动了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层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后,他提出关于以场景营造城市的几个建议:勾勒美好生活愿景,注重策划优先;培植城市美学品质;制定城市营造总体框架;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应调试好营城逻辑,处理好“人城产”三者优先次序问题;向市民和居民赋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公共空间应向公众开放,提升城市共享水平;挖掘社区文化,体现地方原真性价值;培育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为公众创造更大的福祉;注重政策与实践的动态互动过程。
丁 睿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技术办主任、教授级高工
丁睿主任基于传统地理学方法研究夜间经济的概念、类型、时空分布等内容。他从为什么去研究夜间经济、夜间经济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特征和规律三部分进行分享汇报。
夜间经济的概念内涵主要指消费型夜间经济,而非生产型。夜间经济更能体现城市最核心的吸引力,并对产业和消费的促进非常重要。丁主任基于国际研究经验,从夜间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消费主体视角、空间演变纬度、出行等视角展开论述。
他总结到:1)夜间经济的品质和活跃度是这个城市在区域或者是全球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志。2)都市级夜间经济主要与服务业、就业情况有关,片区级或社区级与居住的人口相关性更大。且消费人群构成主要为年轻人,人群收入差距也会影响消费的选择。3)夜间经济的空间演变模式可分为自然形成和规划主导两类。4)夜间公共交通出行十分重要,它涉及流动和安全两个方面。
张 敏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敏教授认为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下,食物消费使城乡连接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为“加深了功能连接和生态连接,新增了社会连接和道德连接,多维连接关系相互交织,总体上呈现物质空间的重叠、城乡距离的拉近”等特征。
新的空间媒介和主体促成了城乡新连接,这是一个多重网络支撑并共同作用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不同于以往从生产性要素流动入手的研究,张敏教授认为,从人的基本生存性要素食物出发来研究城乡连接,将原本对立的生产与消费整合到有机食品获取的实践当中,“突出消费与生产的同在性”,打破了仅仅将食物看成一种从乡村流向城市的物品的传统认知,在新的城乡发展阶段有助于更好地挖掘我国城乡关系转型的潜力并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章 超
中国社会学学会消费社会学分会副秘书长,社会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章超专家认为当下的空间经验和城市空间再生产到了一个注重感性的阶段,人们对于文化和体验的愈加重视使得审美化成为空间生产和消费领域变革的重要特征,创造有设计感的空间、商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生产者以审美经济来吸引公众和消费者使人们乐于为此买单。
她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环境美学的视角出发来理解“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背景下人们的空间经验,以上海市田子坊为案例阐释了访客即消费者对空间的感知以及在空间中的状态,揭示了“在泛审美化的社会中个体的能动性、感觉和知觉空间方式的调整以及个体如何建立自己同对象、同世界和人生的审美关系”。未来将继续推进与空间审美经验相关的情感秩序、时空归属感和社会分层等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从人文和社会的视角理解人与空间的联结。
卢崴诩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卢崴诩副教授以“捡拾中国”环保项目为例,阐述了社会组织、公众、资本合作创造消费新意义的经过。首先,批判性回顾了消费社会学中的“资本操纵论”与“消费者抵抗论”两种观点。前者强调资本家创造了消费活动的意义,大众则被这些意义操纵而从事消费活动;后者全盘接受了资本操纵论以为资本与消费者必然对立的论断,从而构造出“超级消费者”。这两类观点都从高高在上的学者立场压抑普通人的真实消费体验。
“捡拾中国”项目成功地创造了户外活动的新方式和新意义,资本也通过三种方式加入其中,即付费让其员工参加户外捡拾活动;以物料、资金支持户外捡拾活动举办;在其产品中融入户外捡拾活动。卢专家指出应暂时搁置资本操纵论的批判视角,以及消费者抵抗论的敌对态度,转而跟随“捡拾中国”项目执行者和参与者的步伐,亲近普通人的消费体验,走进平凡的、更具意义的人间烟火。
娄宗华
《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
最后,《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主任娄宗华对本场专题会议做总结。他介绍《现代城市研究》是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研究城市问题的北大综合科技核心期刊杂志,多年来追求学术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交通等。并对相关学者的研究分享以及对期刊专辑组稿的支持表示感谢。
会议现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