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傍晚。听闻高速公路上已经开始堵车,我们——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三下乡团队赶忙起程前往乡下。凌晨三点左右,我们入住了花瑶县党委为我们准备的住宿区。
翌日清晨,嗦粉一碗。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便集体搭乘校车前往镇政府。各村村支书正在那里等待着我们。早在启程前的一周,我们便对这次所调研的鼓戎湖村做了一份信息收集。花垣县双龙镇鼓戎湖村原由夯寨、排达连寨和向阳寨组合而成。全村有303户,1335口人。现在主要产业有水稻、玉米、黄豆、稻花鱼等。鼓戎湖村风景优美,森林成遍,还是县级苗族鼓舞传习所。
鼓戎湖村的村支书石远飞——我们称呼其为“飞哥”——顺着标有各村名的红旗杆找到了我们小组。互相寒暄后,我们便到就近的一家餐馆吃午饭。飞哥询问了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并向我们介绍了村子里面的大体情况。亲切的交谈下,我们很快熟络了起来。这也为我们接下来两天的调研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驾车进入村里,我们本次的调研正式开始。我们先来到的是鼓戎湖村的村支部。飞哥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栋崭新的建筑。村支部是在鼓戎湖村被评为“历史保护村落”后,村里用这份奖的基金建造的。里面包含了许多图书室,村民活动室,为鼓戎湖村的男女老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去处。在接待室里,飞哥自豪地打开柜子,给我们看这些年来鼓戎湖村获得的奖项,有奖牌也有奖杯,垒在一起大概有30厘米厚。我们问飞哥为什么不把奖牌挂在墙上,他只笑笑地说,没有这个必要,村子虽然整体情况良好,但仍然有一些需要继续发展和努力的地方。
与飞哥在接待室交流
鼓戎湖村是电影《十八洞村》的取景地之一。在这里,电影讲述了一个扶贫的故事——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到鼓戎湖村后,大部分的村民都积极进取,但仍有一些好吃懒做、等待政府救济的“农村懒汉”。村民杨英栏就是“农村懒汉”的代表。他整日酗酒,不愿种田,但在村里修路占用他家土地,要给予他一笔不菲的赔偿时,他却宁肯喝绝交酒,也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土地。这里的原因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在农村,土地几乎就是农民的全部资产。杨英栏原话说:“没有田,我还怎么娶老婆。”没有了田地,他就没有了一切。每一位村民都是当下农村社会的真实存在,不管勤劳或是懒惰,他们都与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故事的最后,在村干部与乡亲们的感染下,杨英栏外出打工,顺利实现了脱贫,还积极帮扶村中其他的贫困户。正所谓“懒汉变勤村变样,打赢战争靠老乡。”
十八洞村电影拍摄基地
《十八洞村》电影截图
“农村懒汉”杨英栏的故事是真实发生在鼓戎湖村里的,只是取景地移到了石爷爷家。出于对电影情节的兴趣,我们来到石爷爷家中。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石奶奶和她的孙女洋洋。石奶奶大概60多岁,弓着腰,已经有些行动不便,但见到我们后仍然热情的摆着椅子,招呼我们坐下休息。我们小组和奶奶、村支书进行了大体的情况了解,同时测绘了石爷爷家的房屋数据,还有部分组员陪着洋洋玩耍。在询问了家中的情况后我们了解到,石奶奶的儿子外出在长沙打工,每个月寄钱到家中;石爷爷每天下午都出门插秧,太阳下山了才回家;一岁半的小女孩洋洋没有玩伴,只能一个人和奶奶呆在房子里。环顾四周,石爷爷家中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家具,唯一做过布置的是东边的照片墙——上面记录了洋洋一岁半来长大的过程。但更让我们感到心疼的是,墙上二十多张的照片里,只有一张是洋洋和父母的合照。
在石爷爷家调研中
洋洋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新奇而有趣。她一会儿扯扯我们的衣服,一会儿举举我们的水杯。她最喜欢的是印有“鼓戎湖村”四个字的旗杆。她努力地想把旗杆举起,又因为重心不稳而差点摔倒。我们陪洋洋一起玩耍、一起笑。在一岁半的这个年纪,她能说出来的只有“奶奶”两个字,只一边跑着一边喊着“奶奶”。通过村支书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村里的孩子有的会到镇里上幼儿园,但有的可能等到了小学的年纪才踏入校园,这也是村里需要改善的情况之一。
我们与洋洋玩耍
洋洋和奶奶
踏出石爷爷家后,洋洋站在家门口哭。她几乎没有出过家门,二三十平方的家是她唯一的活动空间。我们怕洋洋太难过,只好一边安慰她“我们明天再来”,一边赶紧走出了石爷爷家中。隔天我们有再来到石爷爷家中,陪洋洋又玩耍了一段时间。
两天的调研里,我们走过高高的石板路,走过湿漉漉的水田;看到火塘旁的腊肉,也看到屋顶上叠落的瓦片;我们看到老奶奶住在陡峭的崖上,上下都十分不便;看到路上玩耍的小孩,带着风从我们身边跑过;我们看到小卖部的老板,对我们侃侃而谈乡村发展的未来;看到洋洋因我们的到来而欢欣,又因我们的离去而大哭;我们看到仅有两个房间,一名教师的小学;看到村庄外在的壮阔,也感受到村民内心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全国各地的乡村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空心村”、“留守村”的现象。鼓戎湖村虽然已经脱贫,做出了许多值得骄傲的发展,但仍然还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作为建筑学院的学生,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调研,通过建筑与规划切实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希望在每一位为脱贫攻坚不断付出的乡亲和干部的努力下,中国乡村会越来越美好。
与小卖部老板交流
高高的石板路
小路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发挥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学生的专业优势,一方面完善鼓戎湖村特色苗鼓接龙活动的整体流线,进行拱桥、野渡、岩板路、歇凉树、风雨亭、土地庙等景观节点的再设计,传承与发扬苗族特色文化遗产与民族特色,改善村庄整体自然、人文风貌;另一方面,我们经与村支书及部分村民协商探讨后,希望将村庄内废弃的村部连同小学一起改造成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给留守的儿童搭建一个精神的栖息地。同时通过排达连寨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立,加强鼓戎湖村三寨(夯寨、排达连寨、向阳寨)之间的联系,提升村民幸福感,增强村庄的整体性与凝聚力。
调研图纸
指导意见
李理老师:
报告充分挖掘了鼓戎湖村的文化特色和地方故事,用三天的调研展现了湖大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与渴望。作为建筑学院的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敏锐地洞察村落中的不足并提出改善策略,在深入走访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当下脱贫攻坚的目标村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一点已经很难得。然而设计下乡对于目前学生的能力而言,还有些差距,乡村问题复杂,从设计学人的视角介入乡村问题,还任重道远。希望同学们秉承自身此次对乡村调研的感受、经历,实事求是地,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鼓戎湖村,完成一到两个接地气的规划或建筑设计方案,不需要很宏大,也不需要定位过于高端,把各位所想象的村寨场景描绘出来即可。
孙鲁霞老师:
本文章以调研时间为叙述主线,讲述了调研小组同学在鼓戎湖村发现的故事。在建党100周年时代背景之下,建筑学院学子深入乡村,实地调研,敏锐发现乡村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专业所学提出建设性建议,启发乡村未来发展。学史力行,他们是榜样。希望同学们,调研不止于此,将所思所想所得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组员|王一凝 张天宇 耿铭婕 牛冰倩 吴伟杰 黄桂君
调研|王一凝 张天宇 耿铭婕 黄桂君
文字|耿铭婕 吴伟杰
图片|龙湘怡 耿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