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巢。”
——《边城》 沈从文
排碧板栗村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也是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2021 年“学史力行”百村计划中实地调研的村落。如果把吴海生老人比作一只鸟儿,那板栗村就是巢儿;如果说他是一艘漂泊的船,那苗族传统文化便是码头。五一小假期伊始,万里阳光组调研小组前往排碧板栗村,展开实地走访调研。下面,跟随我们一起走进那鸟儿,那船儿,那巢儿,那码头儿的故事…
01
2021年5月1日,我们——“万里阳光组”——第一次踏足排碧板栗村的土地,开始为期两天的调研。通过和村支书的交谈,我们了解了村里的人口、产业、土地等情况。谈话间,我们注意到桌上精美的一张场地设计图,便向支书询问这是哪儿。支书告诉我们,图纸上是村里一位老人设计的赶秋广场。这位老人名叫吴海深,是赶秋节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抱着学习的心态,我们动身前往吴海深老人的家。
挂在吴海深老人家门口的牌子
遗憾的是,当我们到吴老家时,吴老本人刚好不在。不过在老人的桌上,我们发现了赶秋广场更详细的现状图和细部的手稿。
在吴海深老人家书房欣赏赶秋场规划图
一走进吴海深老人的书房,我们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气息。一整面靠墙的书柜,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名著、农业种植、计算机应用技术……书柜旁靠窗的位置是宽敞的工作台,工作台上有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散落的各种图纸、以及老人练习书法的毛笔。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位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七十多岁老人,还在不断学习各种新技术。通过观察老人的书房,以及向支书询问老人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吴老既是一位全才,也是一位通才。这愈发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当晚,我们便迫不及待上网搜集老人的资料:
“吴海深老人今年75岁,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因多年长期热爱、研究和从事苗族赶秋民俗传承活动,2017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苗族赶秋”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吴海深也是我县的人大代表。”
这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对吴老的好奇。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前往吴老家拜访。这次我们没有扑空,终于得偿所愿与吴老面对面交流。
调研小组与吴海深老人(左一)及板栗村支书(左二)合影
02
用吴海深老人自己的话说,他的个人经历是“比较复杂”。1946年,他出生于国民政府时期。吴老成长于新中国,经历过土地改革、农业互助组、高级社、人民公社等时期,并于1963年底参军。1968年退伍后,吴老回到家乡,开始了他五六年的生产队长“生涯”。当时生产队的产值、收入都很低,于是吴老将在外面看到的较先进的技术带回村里。例如将抗洪能力强的东南亚种子代替原来的种子,使得产量迅速提升;引入半机械化的加工厂,让生产队能够进行打米,制馍,榨油等工艺;吴老还带领村里组织了托儿所,安排年龄较大的村民照看小孩,解放了青壮年劳动力。在当时,如果过年的物资仅依靠人民公社的生产债,乡亲们一人只能分到一斤左右。而吴老所在的生产队不仅能够自己杀猪,而且家家户户都有一二十斤猪肉,生产队的产值达到了其他村的三倍。
与吴海深老师交谈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全国,分产到户的政策落实下来,吴老将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加工厂。刚开始的两三年,吴老请了几个人帮忙做粉、面条、酿酒等。1982年,吴老选择去“闯江湖”——他去到了吉首开饭店,前前后后做了七八年生意。在此期间他开拓了视野,例如去到四川学习了旱地育秧的技术,并在后来带回村里使用。而正是在外人看来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吴老又毅然决然地选择激流勇退,回归家庭,因为他始终挂念着家里四个孩子的成长。回到板栗村后,吴老担任过几届村支书,但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苗族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中。
挂在吴海深老人房间内的海报
03
当被问起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吴老开始从事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时,吴老告诉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苗族许多传统文化都湮没了。但到了文革后期,尤其是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势有所好转,于是他开始关注民族传统文化。1978年,吴老在村里顺利组织举办了一个小型活动,此后又陆陆续续开展了一些民俗活动。到了82年,板栗村第一次恢复了苗族民俗祭祀,举办了有万人参与的“上刀梯”。
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板栗村共举办大型活动二十多次,中小型活动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板栗村在当地有三“最”:民族活动办的最早;举行的次数最多;规模也是最大。其中最大的一次活动在2015年,有八万多人参加。
吴老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湘西,早在上世纪90年代,贵州就派专人前来“取经”。来学习的人不会制作活动道具,吴老就手把手教他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在传统文化方面落后于湘西的贵州,如今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竟渐渐赶超了湘西。问其原因,吴老说自然是上层重视,意识到了文化会与旅游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产业。
在网上搜集资料时,我们发现过往吴老筹备活动时遇到过资金问题,便询问当时是如何解决的,现在又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吴老说刚开始没有政策支持的时候,只能自己出钱或者与乡亲们凑钱,为此甚至还杀过自家猪。后来随着政府开始重视,便渐渐有了资金支持,吴老和村民们也不再自掏腰包了。
04
当谈到国家级非遗项目——赶秋节时(注: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湘西花垣、凤凰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立秋是同一天。),吴老娓娓道来:“(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去努力传承下去,而花垣县则一直坚持了下来,从未间断。”赶秋节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是2016年开始申请的,申报材料主要是吴老制作,包括赶秋节历史、文化模式、社会效应及影响等。现在对于赶秋场的规划设计,吴老更是亲力亲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赶秋场地规划鸟瞰图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吴老提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方面是国家对文化延续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基层——有人学习,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还有人关注并愿意了解,参与其中。当下,国家对乡村和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吴老感到放心,村里更是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每当举办大小活动,乡亲们都积极参与,因此也比较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未来,吴老相信,与他合作多年的团队一定会继续把苗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
采访完吴海深老人后调研小组跟随支书前往赶秋场基地调研
吴老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够将村里文化继续“做大做强”,为将来发展旅游产业做铺垫。给予吴老信心的便是板栗村那独一无二的优势:一、板栗村是国家传统村落,保持着良好的村容村貌;二、地理区位优良。板栗村紧邻高速与国道,距十八洞村仅十余分钟车程,周围更有大龙洞矮寨大桥等多个景区;三,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历史上从板栗村走出去的名人大家,良臣猛将的名字在吴老心中仍记忆犹新。现在村里的木匠,善做银饰者更是数不胜数。一言以蔽之便是“板栗之乡,苗寨福地;藏风聚气,赶秋第一。”
指导意见:
孙鲁霞:
本文章围绕板栗村的吴海深老人的人生经历展开,通过人物事迹折射村庄发展历程,故事语言质朴、蕴含巨大能量。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排碧板栗村的故事,更是中国千万村庄的故事。调研小组同学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抓住村子的优势——国家传统村落、地理区位优良、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规划设计。
充分发挥专业所学和个人聪明才智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建筑学院学子在建党百年之际对国家和社会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学史增信,他们有信心!
金瑞:
阳光三下乡小分队到排碧村的三天时间,充分调研了当地的民族特色、自然风貌等,能够与村支书、村民开展深入地沟通,并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农田,与正在田间地头的村民进行深刻的交流等,真正体现出我们湖大建筑学院学子们的专业素养和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与渴望。
同学们敏锐地观察到排碧村当前在产业发展、公共空间品质改善、村庄规划设计及乡村旅游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与指导老师的讨论,逐步清晰对于排碧村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应对策略,虽然当前所提出的想法不一定很成熟,但是同学们也都很希望能够凭借自身所学为排碧村提供一些有意义、可以使用的建议,为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真正实地感受当前乡村及村民们所面临的的问题,结合自身经历和认知,有所感悟,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也努力奋斗更美好的青春!
小组所有成员:魏雨娇 程晓宇 郑念 计姝婷 董泽龙 李佳琪
撰稿人:郑念
摄影: 魏雨娇 郑念
调研成员: 魏雨娇 程晓宇 郑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