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与民居
引言: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犹如桃源,皆是芳草鲜美,民风淳朴,在外面的人对它充满幻想,住在那儿的人却对这幻想无从感知。补毫村位于湘西州的花垣县,与桃源有所不同的是,住在那里的人们并非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随着时代的发展,桃源必定要和现实接触,平衡坚守与开放,走上发展的道路。
经过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在凌晨两点抵达了花垣县党校。开车的司机是湖南人,是一位风风火火,业务能力极强的女性。她脾气的爽直使得她无论和谁对话都有一种要吵起来的架势,而对方又臣服于她的气场,只能在惊讶中张开嘴,承认她的正确,完全忘记气恼。透过夜色,街边的建材门面在车灯的照耀下依次闪现,每隔几栋楼,就有一座被脚手架包围的在建楼。一切都在建设中,伴着这样的印象我们陷入了睡眠。
早上的动员大会上,老师提到使命感这个问题让我们很受触动。老师问:“你们知道他们最喜欢哪个大学的学生去吗?”在我们陷入思索时,她接着讲到:“他们最喜欢中医药大学的人去,因为他们去的话可以帮他们针灸,解决他们现有的疾病。而他们不太喜欢我们去,因为我们一下去就发一大堆问卷,最后却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下文。” 她讲,在村民眼中,他们是把我们当做一个专业人士来看待的,他们真实地期望我们能为他们做出实际的改变。困惑的解答让我们陷入更深的思索中。
会议结束后由村长开车把我们接到补毫村。他开着一辆红色的轿车,上衣口袋里揣着一盒烟,指关节粗大,皮肤呈红色。他今年刚上任,老村长已因年迈退休。通过和他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当地扶贫的一些情况。全村人口一千余人,但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村里留守多为老人小孩。村里三年前开始种植青桃,今年开始挂果,政府之前派来的扶贫队已离开,但是并没有留下稳定的产业链,村民现在还需要自己解决销售问题。目前的耕种形式分为合作社和散户两种,合作社通过与公司签合同进行大量的销售,并且可以给村里老人提供职位(但只是零碎收入,挣些零用钱,一天二三十到七八十不等,但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散户则通过自销和在集市销售(集市五天一次,各村轮流开办,是村民物资采集的主要场所。)村里除青桃外还种植有油菜、辣椒、稻谷等作物,但因为气候的不可控性(村里主要是地表水,降雨不平均,时旱时雨,有缺水问题),农作物无法作为收入的可靠来源。目前村长的主要设想是利用水库开办乡村垂钓中心,引入客流,提高村民收入。但苦于经济原因和本村缺少特色景点的劣势,想法迟迟没有实施,他希望我们能对村庄旅游业的规划提供帮助。我们颇感责任之重。山路崎岖多折,入村处有一碑,上有“补毫村”红刻字,顺碑往上望是无比湛蓝的辽阔天空。
补毫村界碑
村子由两个自然寨组成,民居分布紧密,于中间有断隔处,村庄由此分为上补毫村和下补毫村。村委会正位于上下村落的交界处。村长秘书是一位二十五岁的青年人,到过许多地方,参过军,最后还是回到了故乡,他对家乡怀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开始了上补毫村的走访。可以看见,村里多全木构的民居,有的三面由片岩围合,正面为木板拼接的大门,木板刷桐油,历经岁月已经变为了厚重的黑色,屋顶有瓦,屋脊中间摞有呈三角形的瓦片,以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有的则是背面为岩石,左右两面由竹篾和黏土构成,正面为木质门板。当地人建新房往往要经过很长的准备时间,他们通过自己收集木材,例如某天上山,看到合适的木料便砍倒带回家中,做成需要的构件,日积月累,当材料多到可以搭成一所房子,便叫上村里人一齐来帮忙,也无需付工钱,于三五天之内房子便能搭建完成,余下的岁月便是不断的修补润色。于是房子就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商品,它有生命、有感情,不是可以随意搬离之地,可以说这些人们是自己生活的完全建筑师。并且于此我们也可明白为何当地居民对脚下这片土地怀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山中的村落
了解到村里大多数村民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现在家中无人,我们决定前往耕地继续调研。耕地距居住地大概二十分钟脚程,路上可见数座废弃土建筑,高耸奇特,问之乃为烤房,制烟之用。正巧遇一农户于田中耕地,头戴斗笠,已非牛耕,推一耕土机,轰隆隆作响。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承包用来种植辣椒的地有百余亩,除此外还兼有桃源基地的管理权,与他大腹便便之貌大不相符,遂知以貌取人实为大误。据他之口,大部分居民安土重迁,希望留在村里,村里老人思想保守,不愿变动,也造成发展难题。但年轻人对乡村振兴持积极态度,自发创业者不在少数。外出打工者虽多,在城里安居落户的却是少数。更有甚者,将挣得款项用于新房修建,然而人又赴城中,只于新年之际回家住十余日。其故土情结由此可见。村中多厨师,甚至有出国深造者,却无餐饮业,盖受限于贫困偏僻。虽百废待兴,但其发展活力不容小觑。乡村振兴的希望恰恰闪现在老人的守与年轻人的变的结合中。
使用耕土机的农人
通过联系,我们终于在第二天见到了前一天无缘得见的老村长。他接了电话后便从地里赶来,头发已被汗湿,皮肤是烈日造就的红色,最让人触动的是他一直湿润的眼眶,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他在赶来途中回忆起了自己前半生的峥嵘岁月,生出感慨万千。老村长名叫龙金堂,1964年生,1980年高中毕业,1986年6月份入党,1993年2月份-2006年2月份(14年),一直作为乡里护林员。2007-2008年(2年)去宁波宁海县务工,2009年回来种烟草,一直到2012年,这期间村里大面积种烟草,烤烟草。2011年2月28号-2021年1月23号,经过民众选举担任补毫村支部支书10年(后因年龄退休),这期间经历了国家扶贫的全过程。
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补毫村的脱贫情况,老村长清晰的记忆令我们惊讶之余满怀敬佩。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7户,2014-2015年脱贫人数为零,在基层干部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16年脱贫逐渐有了成效,16年脱贫19户,共72人,17年脱贫42户,共153人,至19年,共脱贫66户,共计232人。在扶贫阶段,老支书和各基层干部跟随国家政策的号召,实行贫困户脱贫标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即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贫),当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住房安全保障这三个方面。随后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下乡,联合乡政委实行扶贫监督政策,在此期间,老支书每月至少去镇里参加一次扶贫会议,一般是两到三次学习扶贫政策,交流汇报各阶段完成扶贫情况,随后,扶贫工作队会对各村扶贫达标情况进行全镇排名以形成一个良性竞争与激励环境。为了更好地实现全村脱贫,老支书每月都会去走访各贫困户,了解跟进实时情况进而调整精准扶贫策略。
据老支书回忆,在众多的扶贫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补毫村五组的石家寿同志。石家寿一家共有七口人,五个小孩,孩子众多且夫妇二人身体不好,沉重的教育负担和医疗费用使得石家寿一家经济情况不堪重负。老支书根据石家寿一家的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实行精准扶贫。首先是教育扶贫,因为孩子众多,孩子的上学无法得到保障,其中两个孩子被迫中止学业。老支书了解情况后,为这家争取了国家的“一路计划”帮扶政策,工商联资助小孩九年义务教育到大学学费全免,生活费补贴,最终孩子上学问题得到解决。其次是乡村住房安全保障,石家寿的房屋质量不好影响人身安全,属于危房,迫切需要改造。在老支书的帮助下申请了免费的危房改造,房屋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是医疗保障政策,妻子身体不好,医疗经费需求大,国家对其医疗费用进行报销高达80%-90%。第四是就业帮扶。国家针对村民收入不高问题,向村里引入招聘会,解决就业问题,提高村民收入,石家寿外出务工为家里的收入提供了稳定保障。最后为了帮助石家寿一家更好的解决资金流转问题,介绍并引入了小额信贷,最高可借5万元,实现金融帮扶。在老支书的帮助与引领下,通过对石家寿一家各个贫困点的击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实现了全面脱贫。
老支书回忆起那段党的扶贫岁月,至今仍感触颇深,他激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手机里留存的九百多个电话号码,那是他作为一名党员价值发挥的体现。如今我依然能回想起老村长的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那双眼上携着的泪。艾青的诗句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页岩与红砖
正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老村长歌唱半生,操劳半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我们只在这片土地上短暂停留,但却依然想为它做些什么。乡村振兴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已经从纸上活了起来,想到它,我们就想到那个位于曲折公路深处的补毫村,想到那彩色的页岩,它很早之前就存在在那里,之后也将继续存在下去。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写道:“日头不辜负你们,你们也莫辜负日头。”这种“不辜负”精神激励我们发奋努力,而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也将把“实事求是”与“敢为人先”的精神相结合,走出属于当代青年、属于湖大学子的奋斗之路。我们期待着能将青春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我们离开的时候樱桃已挂上了枝头,相信果实的成熟,可计日而待!
参与实地调研队员合影
卢建松老师意见:
半岛平台(China)官方网站,2021年“学史力行”百村计划中补毫村调研小组,在调研活动中,系统化地收集了大量村落发展的素材。包括产业、民族特色、民居材料建构、自然环境等部分。这些素材与资料一方面可以为村落发展提供基础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湖南大学该小组同学学习、认知乡村提供了新的依据。除此,同学们针对村落问题,广泛地搜集资料,借鉴案例。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出儿童日常活动场所匮乏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希望通过儿童娱乐场所设计,让孩子的童真有一个存放之地。
孙鲁霞指导老师意见:
本文章对补毫村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村民生活状态和脱贫攻坚现状,整体故事完整,逻辑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党史教育借鉴意义。
撰稿人:徐鹤贺 朱莹 赵欣
摄影:赵欣 朱莹
调研成员:徐鹤贺 朱莹 赵欣
小组所有成员:徐鹤贺 朱莹 赵欣 龙湘怡 王娜 艾昱汝
排版:廖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