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021年夏初,我们乘车前往湘西,体验这里的民风民俗,考察精准扶贫成效。
湘西给人的印象,就如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轻柔曼妙,舒逸盎然。初来乍到,我们便被这个山水秀美的地方所吸引。
排碧乡位于花垣县南部,经济以农业为主,文化资源丰富,苗族风情浓郁。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在这期间,我们结识了一位坚强而伟大的湘西女性,并且通过她家的故事,看到了千千万万个贫困户在扶贫政策下的改变。
排碧村俯瞰
排碧村村口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排碧村。在动身去村民家之前,我们来到排碧村党支部,见到了支书。聊起排碧村的历史和人文,支书说,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村民都是苗族人。政府帮村里通了路之后,沿街的村民就渐渐靠着杂货店富裕了起来,盖起了小楼。而不沿街的人家大多选择出去打工以补贴家用。
跟随支书前去村民家
和书记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书记带着我们前去拜访王婶。来到王婶的家,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间略显矛盾感的房子。编竹为墙,茅草为顶,整间房子无论怎么看都和现代两个字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屋子里却摆放着不成套的几件现代家具,显得格外突兀。在得知我们希望听她讲一讲扶贫前后她家的变化之后,王婶拉着我们的手,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故事。
王婶家
用王婶自己的话说,在扶贫队到来之前,医院、农地、家,是她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里一共四口人,儿子出生没多久,丈夫便去世了。她没有哭,而是默默的挑起了全家的担子,一手将孩子拉扯大。不幸的是,一年后儿子被查出了痴呆,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年迈的母亲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计,靠着缝一些工艺品来挣钱。那个年代没有网络也没有公路,这些手工艺品根本卖不出几个钱,他们仅仅靠着自己种的菜维持温饱。
命运是这样残酷,连一丝一毫的希望也不愿给王婶留下:母亲的失明病历摆在她面前。但她咬咬牙,将眼泪吞进了肚子,转身背着竹篼下地干活,家里的所有收入全都靠王婶一人来维持。王婶说,那时候每到晚上母亲都会喊她,她每次推开门,打开灯,看着母亲抬起双手摸索四周,心里就特别难受。
王婶家
村里的人都心疼她,在她去医院的时候,总会有人让出位置给她坐,买药的医生也总是给她抹零,买菜的地方总有隔夜的廉价菜等着她,打水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顺路”。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大家都出奇默契的保持了沉默。王婶也不傻,只是默默的接受大家的好意。早些年有人给王婶介绍了一桩亲事,希望王婶可以借此摆脱贫苦的日子,但王婶见过面后说道:“人儿挺好,当然可以找到比俺更好的。”她是这样一位善良坚强的女子,绝不愿意让自己拖累别人,让别人跟着她一起受苦。哪怕命运对王婶再不公平,她也要努力的活下去。听着王婶描述过去的生活,看着她家中在我看来依旧可以称得上简陋的摆设。我们无法想象王婶原来过的究竟是什么日子。不过,在残酷的命运面前,王婶终究还是等来了社会伸出的援助之手,等来了黎明的曙光。
刚从医院回来的王婶
2013年,习主席带着“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来到了湖南湘西,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王婶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一栋栋整洁明亮的房屋替换了原来的老旧房屋,在扶贫队伍来到她所在的村子的时候,她看到了那张改变她命运的纸。国家帮她给痴呆的儿子支付医药费,帮她找到工作,为她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补助。没有壮劳力出去打工,家里还有个儿子需要照顾,政府就帮她联系了相关的公司,让王婶能足不出户就挣到钱。有扶贫政策和帮扶部门的对口帮助,家里通过“政策兜底”,吃穿不愁。提及这些年的变化,王婶很是激动,她告诉我们,对现在的生活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现在家里有了床和桌子,睡觉再也不用打地铺了。王婶没受到过什么教育,不太明白整个扶贫的过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她朴实的情感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党和国家正在帮助她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感谢共产党”是我们在整个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句子。
排碧村周围的山
从王婶家出来,眺望远方,我们想到,湘西的山连成片,栖居在大山里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部落村寨数不胜数,至今还有很多偏远的村寨与外界鲜少联系,像王婶这样的情况不知还有多少。我们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于贫困的理解从来只是停留在电视机和手机上。贫困似乎是很遥远的故事,只存在于中国的一些不知名角落中,是一种“稀有现象”。直到来到湘西,我们才认识到,个体能承受的风险的力量是这样的薄弱,一场重病,一次天灾,一次意外事故就可能击碎一个幸福家庭的美好生活。在看到、听到、感受到这样一个小小村落、小小家庭的变化后,我们才更加深刻地明白,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才明白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能为多少人带来切实的福祉。湘西翠绿的山峰依旧层层叠叠,绵延看不到尽头,但湘西人民的美好生活,已经近在咫尺,真切可见。
李旭老师评语:
该小组在在此次“学史力行”百村计划调研活动中,对于排碧村的历史、人文、经济、地理等方面做了较为完整的记录和研究,了解到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状况,通过访谈调查排碧村脱贫攻坚覆盖率及相应成效,小组发现了排碧村目前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为后面的设计方向与需求回应提供了基础。希望同学们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充分发挥专业所学知识,为排碧村的发展增加更多可行空间。
刘明然老师:
故事围绕排碧村王婶的人生经历展开,通过人物事迹折射村庄发展历程,故事语言质朴、蕴含巨大能量。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排碧村的故事,更是中国千万村庄的故事。
在建党100周年时代背景之下,建筑学院学子深入乡村,实地调研,敏锐发现乡村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专业所学,抓住村子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规划设计,启发乡村未来发展。充分发挥专业所学和个人聪明才智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建筑学院学子在建党百年之际对国家和社会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要求。学史力行,他们是榜样。希望同学们,调研不止于此,将所思所想所得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撰稿人 吴泓蕾
摄影 庄国霖
调研成员 唐启文 吴泓蕾 庄国霖
小组所有成员 唐启文 吴泓蕾 庄国霖 田浚邑 苏萱越
排版:廖若如